首届全国大学生冶金科技竞赛结果
特等奖
序号 |
作品编号 |
参赛作品/项目名称 |
参赛学生 |
指导老师 |
所在学校 |
作品类别 |
1 |
C201818 |
压电式轧钢厂噪声发电装置 |
王思娴、贾壮壮、杨子月 、梁美玲 |
张小辉 卿 山 |
昆明理工大学 |
创意设计 |
2 |
B2018058 |
一种利用电信号突变表征铁矿粉与CaO最低同化温度的方法 |
钱立新、李宁、章裕东、王毅璠 |
孟庆民 龙红明 |
安徽工业大学 |
科技创新 |
3 |
B2018005 |
一种利用废弃稀土抛光粉制备玻璃陶瓷的方法 |
付杰、蒋昆、黄娅琴 |
姜茂发 |
东北大学 |
科技创新 |
4 |
Y2018072 |
低损耗兼具高磁感,耐高温的铁硅金属磁粉芯 |
罗自贵、胡文涛、罗凡、张阳琳 |
樊希安 |
武汉科技大学 |
科技创新 |
5 |
Y2018095 |
基于生物质衍生自支撑阴极的绿色新型锂空气电池 |
吴刚、章艳佳、吴昊 |
曾晓苑 |
昆明理工大学 |
科技创新 |
6 |
GB-08 |
转炉炼钢仿真实训 |
彭治强、陶玉祥 |
祝明妹 |
重庆大学 |
仿真实训 |
7 |
TA-02 |
铜转炉火法冶炼仿真实训 |
王超、周延财 |
苏瑞娟 |
甘肃有色冶金职业技术学院 |
仿真实训 |
一等奖
序号 |
作品编号 |
参赛作品/项目名称 |
参赛学生 |
指导老师 |
所在学校 |
作品类别 |
1 |
C201825 |
半熔态轧制复合工艺制备铜-铅异种金属复合板 |
王贝贝、顾华振、李肖艳、吕兴 |
李继文 |
河南科技大学 |
创意设计 |
2 |
C201822 |
大学生创意科普视频-万能轧机 |
王宇航、陈圣治、张洁 |
宫明龙 |
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|
创意设计 |
3 |
C201807 |
有害气体报警器 |
胡艳梅、孙成晨、朱保松 |
陈春钰 |
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 |
创意设计 |
4 |
Y2018096 |
一种高效短流程实现高纯工业硅粉制备的新方法 |
席风硕、何祖东、邱佳佳、杨时聪 |
马文会 李绍元 |
昆明理工大学 |
科技创新 |
5 |
Y2018021 |
安全短流程综合回收利用铝灰的技术 |
黄文强、王洪阳、申雷霆 |
刘桂华 |
中南大学 |
科技创新 |
6 |
B2018056 |
冷却水幕转盘粒化制备金属粉末工艺与装置 |
王鑫、凌家伟、王驰原、陶玉祥 |
吕学伟 |
重庆大学 |
科技创新 |
7 |
B2018048 |
从高镁低锂卤水中提取锂 |
张一波、刘林峰、李琪鹏、陈建华 |
刘 昉 |
四川大学 |
科技创新 |
8 |
B2018060 |
一种低成本铜催化制绒金刚线切割硅片及其圆滑方法 |
盛贵章、朱祺桉、李彪、崔洪旗、阳源源 |
李绍元 马文会 |
昆明理工大学 |
科技创新 |
9 |
B2018027 |
基于大型铝电解消纳风电过程中热平衡调节系统 |
于铭迪、陈泽标、王智杰 |
李 劼 |
中南大学 |
科技创新 |
10 |
B2018030 |
一种离合器盘毂片的精密成形方法 |
郭忠亮、朱雷敏、张薇、郭然 |
白凤梅 |
安徽工业大学 |
科技创新 |
11 |
B2018035 |
可再生碳源在高料层碳热还原工艺中的创新研究 |
何耘丰、汤组建、周吉 |
姜 鑫 |
东北大学 |
科技创新 |
12 |
B2018037 |
焦炉荒煤气强化改质及其对氢冶金的适应性研究 |
季良、陈昊、付赐盛、金卓然 |
谢华清 |
东北大学 |
科技创新 |
13 |
Y2018100 |
电磁悬浮金属合金快速精炼控制技术开发 |
严鹏、史本慧、姜琦、郑玮 |
张桂芳 黄帮福 |
昆明理工大学 |
科技创新 |
14 |
Y2018056 |
氮微合金化新技术开发 |
杨永坤、邱国兴、王宣林、李宇露 |
战东平 |
东北大学 |
科技创新 |
15 |
B2018029 |
基于分流制粒的铁矿烧结过程NOx减排 |
朱梦飞、穆固天、周笛、魏军 |
春铁军 |
安徽工业大学 |
科技创新 |
16 |
Y2018003 |
一种钢液凝固前沿两相区的控制方法及其应用 |
张庆松、许海生、许久健 |
闵 义 |
东北大学 |
科技创新 |
17 |
Y2018023 |
铁合金直接离心粒化工艺与装置 |
李雪琴、贺文超、潘飞飞 |
吕学伟 |
重庆大学 |
科技创新 |
18 |
Y2018104 |
响应曲面法优化铜阳极泥微波硫酸化焙烧脱硒研究 |
李华健 |
刘秉国 李 静 |
昆明理工大学 |
科技创新 |
19 |
Y2018002 |
一种新型冷作模具钢的高效节能预处理方法 |
贺帅、林飞、周永康 |
李长生 |
东北大学 |
科技创新 |
20 |
Y2018074 |
基于冶炼烟气脱汞的氧化铈片状纳米结构设计、制备及其应用研究 |
李超芳、李星瑶、宋宝城、刘礼彪 |
杨卫春 |
中南大学 |
科技创新 |
21 |
Y2018081 |
基于生物柴油富氧浸没喷吹的低碳铜熔池熔炼技术 |
邓伟鹏、赵鹏飞、冯鹏、范孝锋 |
张小辉 卿 山 |
昆明理工大学 |
科技创新 |
22 |
Y2018034 |
砷铅混合蒸气分级冷凝方法 |
张环、徐俊杰、赵晋阳、任佳琦 |
李一夫 |
昆明理工大学 |
科技创新 |
23 |
Y2018050 |
清洁节能型冶金出钢保护装置 |
刘勇、李志国、黄晴文、苏仁骏 |
张立强 彭世恒 |
安徽工业大学 |
科技创新 |
24 |
Y2018102 |
锌铝水滑石的制备及其在锌镍电池中的应用研究 |
屈亚松、杜鹏、余创、方文宝 |
俞小花 |
昆明理工大学 |
科技创新 |
25 |
GA-10 |
转炉炼钢仿真实训 |
易勇、廖勇进 |
康芷源 |
重庆大学 |
仿真实训 |
26 |
GB-01 |
转炉炼钢仿真实训 |
王丹、吕昀城 |
韩立浩 |
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|
仿真实训 |
27 |
GA-01 |
转炉炼钢仿真实训 |
李秋平、牛犇 |
黄伟青 |
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|
仿真实训 |
28 |
GA-04 |
转炉炼钢仿真实训 |
周帅、周杨 |
焦丽娜 |
江苏科技大学 |
仿真实训 |
29 |
TA-01 |
铜转炉火法冶炼仿真实训 |
王立勇、李亚斌 |
魏建华 |
甘肃有色冶金职业技术学院 |
仿真实训 |
30 |
TA-15 |
铜转炉火法冶炼仿真实训 |
吕婷婷、袁雪雪 |
周雪娇 |
重庆科技学院 |
仿真实训 |
31 |
TA-05 |
铜转炉火法冶炼仿真实训 |
徐正伟、钟杜林 |
李明周 |
江西理工大学 |
仿真实训 |
二等奖
序号 |
作品编号 |
参赛作品/项目名称 |
参赛学生 |
指导老师 |
所在学校 |
作品类别 |
1 |
C201808 |
中低温余热回收温差发电系统 |
胡晓明、江程鹏、冯波、刘培海 |
樊希安 贺 铸 |
武汉科技大学 |
创意设计 |
2 |
C201810 |
含油轴承粉料制备工艺研究及设备设计开发 |
胡小露、王丹 |
董中奇 齐素慈 |
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|
创意设计 |
3 |
C201816 |
钢铁冶金辅助教学游戏《我的钢厂》原型设计 |
李帅兵、张世雄、王金龙、马居安 |
韩伟刚 |
华北理工大学 |
创意设计 |
4 |
Y2018069 |
高强韧性大线能量焊接海洋工程用钢研制 |
罗迪强、温禄、蔡茜娜、刘畅 |
赖朝彬 |
江西理工大学 |
科技创新 |
5 |
Y2018077 |
流态化冶金过程中气固两相反应流的格子气自动机模拟方法 |
贺坤、何徐、黄宏继、李东方 |
郑 忠 |
重庆大学 |
科技创新 |
6 |
Y2018108 |
新型太阳能高聚光节能环保闪速熔炼炉 |
肖丁天、喻智锋、黄靖伦 |
李秀凤 卿 山 |
昆明理工大学 |
科技创新 |
7 |
B2018006 |
中间包液位自动控制系统 |
康吉柏 |
袁 磊 |
东北大学 |
科技创新 |
8 |
B2018023 |
高炉喷煤燃烧用清洁高效添加剂的研制 |
李 旭、吴灵芝、陈雷 、吴浩 |
邹 冲 |
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|
科技创新 |
9 |
B2018014 |
选择性络合-优先水解沉淀分离铬铁的新工艺研究 |
龚 傲、李子良、严艳文、张志辉 |
田 磊 李金辉 |
江西理工大学 |
科技创新 |
10 |
B2018036 |
高铁赤泥资源化利用新工艺的研究开发 |
叶芸、张丽娜、陈为彬、方向瑶 |
刘承军 |
东北大学 |
科技创新 |
11 |
B2018018 |
利用焦化工艺处理废轮胎 |
梁雨雨、况雨岑,李伟 |
宋 巍 彭 军 |
内蒙古科技大学 |
科技创新 |
12 |
B2018057 |
含氯重金属废液的资源化回收新技术 |
张兆雄、王禹朝、宁培超、邓伟鹏 |
林 艳 |
昆明理工大学 |
科技创新 |
13 |
B2018004 |
CaTiO3&分子筛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污水处理中应用的探究设计 |
郭松、邓圆、刘志发、唐梁 |
雷雪飞 |
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|
科技创新 |
14 |
B2018061 |
一种纳米铜腐蚀制备表面多孔金属材料方法 |
隋 猛、张逸水、聂子成、王文超 |
王 霜 |
昆明理工大学 |
科技创新 |
15 |
Y2018049 |
NdFeB废料熔盐氯化-电解制备Mg-Nd基合金 |
刘欢、何几文、张伟伟、施科 |
华中胜 |
安徽工业大学 |
科技创新 |
16 |
Y2018091 |
高铁赤泥蜂窝状氧载体用于化学链燃烧性能的研究 |
隆颜徽、张凌、田孟爽、林申 |
李孔斋 |
昆明理工大学 |
科技创新 |
17 |
Y2018039 |
一种利用金刚石线切割多晶硅片废料深度除杂并回收硅的工艺方法 |
杨时聪、席风硕、吕天龙、何云飞 |
谢克强 |
昆明理工大学 |
科技创新 |
18 |
B2018059 |
基于离子交换的烧结半干法脱硫灰低能耗氧化技术 |
李安琪、王毅璠 |
龙红明 |
安徽工业大学 |
科技创新 |
19 |
Y2018013 |
烧结烟气SCR脱硝系统设计及仿真优化 |
李伟亮、王璐 |
王绍龙 于玉真 |
华北理工大学 |
科技创新 |
20 |
Y2018048 |
一种高纯氢制备陶瓷膜反应器设计 |
曹泽水、李永奎、陈艳鹏 |
祝 星 祁先进 |
昆明理工大学 |
科技创新 |
21 |
Y2018036 |
离子液体直接电解还原硫化锑制备锑的研究 |
王志伟、卜骄骄、雷浩、胡婷 |
华一新 汝娟坚 |
昆明理工大学 |
科技创新 |
22 |
Y2018083 |
高附加值改性钢渣取代部分炭黑制备环保型复合橡胶 |
王凯祥、朱大有、徐远迪、张欣雨 |
龙红明 张 浩 |
安徽工业大学 |
科技创新 |
23 |
Y2018017 |
低碳冶炼铁合金生产优化软件设计 |
陈绪亨、昝日安、汤沉桀、李静轩 |
王 炜 |
武汉科技大学 |
科技创新 |
24 |
Y2018068 |
锡电解精炼新型电解液添加剂开发研究 |
李德顺、李柱、赵春蝶、张梓豪 |
钟晓聪 徐志峰 |
江西理工大学 |
科技创新 |
25 |
Y2018001 |
用于新型NID反应器烟气脱硫催化剂的研发 |
徐娟娟、闫爱国 |
郭 瑞 刘宣文 |
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|
科技创新 |
26 |
Y2018014 |
稀土夜光透明陶瓷 |
潘志芳、潘明圆、刘爽、梁铭章 |
强耀春 叶信宇 |
江西理工大学 |
科技创新 |
27 |
Y2018004 |
铝合金GMAW电弧增材制造工艺与性能研究 |
万启明、李书新、赵炎、苏昱 |
何长树 |
东北大学 |
科技创新 |
28 |
Y2018044 |
一种微波高通量制备锡合金工艺及装备 |
邓建英、黄强、李蕊、林灵 |
许 磊 |
昆明理工大学 |
科技创新 |
29 |
Y2018106 |
利用铝电解槽废旧碳块开发钢包增碳剂技术 |
米小雨、李东林、孙龙鑫、姚慎 |
张朝晖 |
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|
科技创新 |
30 |
C201820 |
动力波强化洗涤原理及设备开发 |
黄胜、葛奇、杜艳苹 |
王明玉 |
中南大学 |
创意设计 |
31 |
GB-07 |
转炉炼钢仿真实训 |
樊鹏飞、高媛毓 |
金 铎 王国斌 |
吕梁学院 |
仿真实训 |
32 |
GA-08 |
转炉炼钢仿真实训 |
张健、郭薇 |
蔡婷婷 |
吕梁学院 |
仿真实训 |
33 |
GB-04 |
转炉炼钢仿真实训 |
刘常皓、崔志峰 |
卓伟伟 |
江苏科技大学 |
仿真实训 |
34 |
GB-03 |
转炉炼钢仿真实训 |
刘力刚、封明阳 |
韩伟刚 |
华北理工大学 |
仿真实训 |
35 |
GA-06 |
转炉炼钢仿真实训 |
易涵松、任昆 |
翟大成 杨长江 |
昆明理工大学 |
仿真实训 |
36 |
GA-03 |
转炉炼钢仿真实训 |
霍国杰、崔健 |
王 博 |
华北理工大学 |
仿真实训 |
37 |
TA-06 |
铜转炉火法冶炼仿真实训 |
李丽丽、郭春 |
曾颜亮 |
江西理工大学 |
仿真实训 |
38 |
TA-13 |
铜转炉火法冶炼仿真实训 |
杨志、李国智 |
王宇超 |
云南锡业职业技术学院 |
仿真实训 |
39 |
TA-09 |
铜转炉火法冶炼仿真实训 |
罗顺超、杨云彬 |
姚春玲 |
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 |
仿真实训 |
40 |
TA-14 |
铜转炉火法冶炼仿真实训 |
段渊、王萌 |
安 娟 |
重庆科技学院 |
仿真实训 |
41 |
TA-10 |
铜转炉火法冶炼仿真实训 |
张健、穆攀攀 |
刘奋照 李 楠 |
吕梁学院 |
仿真实训 |
42 |
TA-04 |
铜转炉火法冶炼仿真实训 |
郭帅、贺龙龙 |
黄伟青 |
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|
仿真实训 |
优秀奖
序号 |
作品编号 |
作品名称 |
参赛学生 |
指导老师 |
所在学校 |
作品类别 |
1 |
C201812 |
一种多孔介质吸附分离钒渣中钒资源新方法 |
丁龙、王正、丁德胜、王美晨 |
肖赛君 |
安徽工业大学 |
创意设计 |
2 |
C201814 |
金龙凤舞,冶铸钢骨 |
胡吕、谢雨馨、陈美美 |
史培阳 |
东北大学 |
创意设计 |
3 |
C201806 |
大板坯倒角结晶器纵裂纹控制技术的设计与研发 |
董佳鑫、古国欢 |
刘宣文 |
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|
创意设计 |
4 |
C201813 |
高炉渣制备高附加值微晶玻璃工艺设计 |
李君娅、李婷婷、王杉 |
王 彪 |
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|
创意设计 |
5 |
C201824 |
炼锌用锌片代替粉除铜 |
刘朋涛、吴海、王余康、陈志桂 |
李义兵 |
桂林理工大学 |
创意设计 |
6 |
C201826 |
连铸钢坯组织缺陷自动评级系统 |
顾甜甜、谢肇勋、李春晓、郝春晖 |
张 波 |
湖南工业大学 |
创意设计 |
7 |
C201827 |
一种方、圆坯保护渣预热式浸入式水口 |
邓孝纯、田博、王新蕊、王宁 |
孙立根 李慧蓉 |
华北理工大学 |
创意设计 |
8 |
C201801 |
冶金熔体热物理性质智能计算软件 |
吴选高、罗贤昌、俞枫 |
干 磊 |
江西理工大学 |
创意设计 |
9 |
C201828 |
钴渣基多孔陶粒 |
张泽辉 |
靖青秀 |
江西理工大学 |
创意设计 |
10 |
C201817 |
铝电解烟气余热回收与净化装置 |
谭桦毅、顾佳豪、吴琼、肖亚冬 |
杨少华 |
江西理工大学 |
创意设计 |
11 |
C201809 |
连铸保护渣超浓相输送系统 |
曹 磊、张宇、史公初 |
廖亚龙 |
昆明理工大学 |
创意设计 |
12 |
C201803 |
新型真空炉用导气冷凝装置设计 |
陈思峰、雷浩成 |
邓 勇 |
昆明理工大学 |
创意设计 |
13 |
C201819 |
高炉褐煤喷吹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|
孙程鸿、韦良权、王明明、马万森 |
阴树标 |
昆明理工大学 |
创意设计 |
14 |
C201829 |
绿色与智能冶金创意漫画 |
骆 鹏、周景娇、李坤庭 |
黄 研 刘 研 |
辽宁科技学院 |
创意设计 |
15 |
C201804 |
今说冶金 |
魏 威、赵学智,李柯薪 |
王庆娟 |
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|
创意设计 |
16 |
Y2018051 |
基于微波法快速合成方钴矿热电材料新技术 |
高文圣 |
雷 鹰 |
安徽工业大学 |
科技创新 |
17 |
Y2018054 |
一种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用超低能耗的高硅钢铁芯 |
江志、王义富、郑力、梁鹏 |
吴朝阳 |
安徽工业大学 |
科技创新 |
18 |
B2018001 |
生物质气化与炼铁联产 |
周 笛、穆固天、 赵丹宁 、耿 鑫 |
魏汝飞 |
安徽工业大学 |
科技创新 |
19 |
Y2018084 |
转炉低耗低成本冶炼工艺模型软件 |
徐晨、蒲雪峰、单梦伟 |
孔 辉 |
安徽工业大学 |
科技创新 |
20 |
Y2018085 |
抑制COREX竖炉炉料黏结行为的研究 |
宋阳、魏军、赵丹宁、周笛 |
狄瞻霞 |
安徽工业大学 |
科技创新 |
21 |
Y2018005 |
硬化路面发电装置 |
刘儒祥、刘洪帅、刘宏浩、王帅 |
王永富 |
东北大学 |
科技创新 |
22 |
Y2018006 |
6111铝合金板材工艺优化设计 |
方兴、张豪、段策恒、袁飞 |
田 妮 |
东北大学 |
科技创新 |
23 |
Y2018008 |
一种利用点对称性制备横向变厚度板带材的叠轧方法 |
洪羽晨、王想、王玉博、牛春来 |
刘相华 |
东北大学 |
科技创新 |
24 |
Y2018007 |
纳米稀土复合氧化铁新型材料的设计 |
宁俊翔、胡吕、彭朋 |
史培阳 |
东北大学 |
科技创新 |
25 |
Y2018010 |
薄带连铸高效电机用钢的短流程制备工艺研究 |
兰梦飞、方烽、王鹤松 |
王国栋 张元祥 |
东北大学 |
科技创新 |
26 |
Y2018009 |
大钢锭模铸单透气砖底吹氩工艺开发 |
季伟烨、孙建月、杜文斌 |
钟良才 |
东北大学 |
科技创新 |
27 |
B2018007 |
新型太阳能集热集电装置 |
李春江、陶陶、季明震、李启慧 |
于庆波 |
东北大学 |
科技创新 |
28 |
B2018038 |
利用不锈钢渣矿化封存CO2的实验研究 |
李青坡、魏新崇、柳梦琳、脱开元 |
赵 青 |
东北大学 |
科技创新 |
29 |
B2018009 |
冶金炉窑烟气含尘及CO2联合脱除装置与技术 |
柳梦琳、袁继忠、李响 |
孙文强 |
东北大学 |
科技创新 |
30 |
B2018008 |
从蓝宝石切割废料中回收高纯α-氧化铝粉末 |
樊家豪、周美琪、文凯、宋东晓 |
都兴红 |
东北大学 |
科技创新 |
31 |
B2018039 |
移动式油泥处理装备车 |
刘冲、 林伟成 、张勇 |
张伟军 |
东北大学 |
科技创新 |
32 |
Y2018057 |
5083-O和6082-T6异种铝合金搅拌摩擦T型焊工艺与性能研究 |
聂佳民、李崇、韦景勋、刘思奇 |
何长树 |
东北大学 |
科技创新 |
33 |
Y2018058 |
一种基于Raman光谱法测量高温熔盐体系中气体溶解量的显微热台装置 |
林明、牛春波、 魏婷婷、 刘长鑫 |
胡宪伟 |
东北大学 |
科技创新 |
34 |
Y2018059 |
AZ31镁合金搅拌摩擦点焊连接技术的研究 |
孙蕊、张美月、任雄飞 |
王 伟 |
东北大学 |
科技创新 |
35 |
Y2018060 |
变截面汽车板簧多周期轧制技术研究 |
王想、毕匀雨、洪羽晨、方冬雨 |
刘相华 |
东北大学 |
科技创新 |
36 |
Y2018061 |
粉末套管法制备Cu/Al/Cu复合带 |
张思佳、高海涛、于恒星、黄锐 |
刘相华 |
东北大学 |
科技创新 |
37 |
Y2018062 |
粉末冶金法制备硼酸镁晶须增强镁基复合材料工艺研究 |
宁少晨、胡成路、程春龙、杨帆 |
乐启炽 |
东北大学 |
科技创新 |
38 |
Y2018063 |
高性能海洋工程用H型钢控轧控冷工艺研究 |
董春宇、何阳、马秋晨、李健 |
赵宪明 |
东北大学 |
科技创新 |
39 |
Y2018065 |
双功能离子液体萃取分离稀土的研究 |
张冬恒、陈鹏、许方雪、蒋成钢 |
李 勇 |
东北大学 |
科技创新 |
40 |
B2018003 |
一种煤矸石高附加值绿色化综合利用的新工艺 |
董丽伟、林捷、王亮、白银涛 |
辛海霞 徐玉君 |
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|
科技创新 |
41 |
B2018033 |
一种连铸用浸入式内置螺旋转子水口 |
赵洁、沈银莹、华浩东 |
李德伟 |
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|
科技创新 |
42 |
Y2018055 |
高活性石灰石转炉造渣的工业废气减排创新项目 |
王仁超、倪志远 |
郭 瑞 刘宣文 |
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|
科技创新 |
43 |
B2018010 |
LF精炼简易化生产 |
张良同、韦舒荣、史明灿、莫学辉 |
孟征兵 |
桂林理工大学 |
科技创新 |
44 |
B2018040 |
超低碳深冲钢冶炼全流程中夹杂物分析 |
马汝成、牛小超 |
董中奇 刘燕霞 |
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|
科技创新 |
45 |
B2018011 |
碱性木糖醇体系电解精炼粗铅 |
邹铭金、陈娟、李乾坤、卢文利 |
刘 伟 |
河南科技大学 |
科技创新 |
46 |
B2018055 |
废旧动力镍钴锰酸锂电池湿法浸出直接制备电子级碳酸锂 |
曾晨、高迎龙、田淼、蒋永议 |
刘建文 |
湖北大学 |
科技创新 |
47 |
B2018041 |
红土镍矿制备高镍生铁新工艺设计 |
刘素婷、曾癸霖、王鸿、王喆 |
张 波 |
湖南工业大学 |
科技创新 |
48 |
Y2018067 |
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烧结终点预报模型 |
刘颂、李振铠、王 坤、孙键宁 |
刘永杰 |
华北理工大学 |
科技创新 |
49 |
B2018042 |
含铝废水回收工艺技术 |
宋京润、谭丽娜 |
陈春钰 |
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 |
科技创新 |
50 |
Y2018015 |
高铝稀土料液除铝技术基础研究 |
刘叶、张鑫、钟搏、曾艳 |
李金辉 徐志峰 |
江西理工大学 |
科技创新 |
51 |
B2018015 |
白钨矿绿色高效冶炼新工艺 |
刘坤鹏 |
杨 亮 |
江西理工大学 |
科技创新 |
52 |
B2018044 |
零排放铜废料回收创新技术 |
李雨燕、刘乘风、熊露 |
杜海燕 吴伟明 |
江西理工大学 |
科技创新 |
53 |
B2018043 |
铜侧吹熔炼工艺热力学仿真计算系统 |
徐正伟、鲁洋、季勇、蒋盛辉 |
李明周 曾颜亮 |
江西理工大学 |
科技创新 |
54 |
B2018013 |
底吹炼铜工艺全流程仿真计算系统 |
钟杜林、曾昭华、黄海港、祖壮志 |
曾颜亮 李明周 |
江西理工大学 |
科技创新 |
55 |
B2018045 |
青柏加氢催化剂 |
张潘、王涵、雷鑫、舒怡航 |
朱丽华 |
江西理工大学 |
科技创新 |
56 |
Y2018025 |
电解CO2储存可再生能源的隔膜电解池系统 |
陈天友、甄建政、李云飞 |
施 锦 |
昆明理工大学 |
科技创新 |
57 |
Y2018046 |
低温一步制备氧化石墨烯及微波还原的研究 |
宇文超 |
刘秉国 李 静 |
昆明理工大学 |
科技创新 |
58 |
Y2018047 |
超声波强化污酸除杂回用新工艺 |
邹景田、席云浩、王天、刘健 |
李 静 张利波 |
昆明理工大学 |
科技创新 |
59 |
Y2018031 |
一种烟气资源化利用与处理装置 |
李永奎、蔡贵远、曹泽水、郝峰焱 |
祁先进 祝 星 |
昆明理工大学 |
科技创新 |
60 |
Y2018032 |
微波氮化超细硅粉制备高纯氮化硅材料 |
罗铜、邓建英、吴庆田、黄强 |
许 磊 彭金辉 |
昆明理工大学 |
科技创新 |
61 |
Y2018042 |
3D打印多通道微流体萃取反应扩大装置 |
周澳、李熙腾、王奇、朱艳芳 |
巨少华 |
昆明理工大学 |
科技创新 |
62 |
Y2018035 |
一种在低共熔溶剂中制备树枝状超细铜粉的方法 |
唐 杰 |
徐存英 |
昆明理工大学 |
科技创新 |
63 |
Y2018045 |
微波场中冶炼中、低碳铬铁合金新工艺 |
胡婷、张璐、张家润 |
代林晴 |
昆明理工大学 |
科技创新 |
64 |
Y2018043 |
锌酸钙的制备及其锌镍电池的应用研究 |
杨亚刚、庄晓东、王春龙 |
俞小花 |
昆明理工大学 |
科技创新 |
65 |
Y2018040 |
冶金废气回收利用-ZnO形貌对CO2加氢制甲醇的影响 |
秦霏、叶海船、霍海辉 |
纳 薇 |
昆明理工大学 |
科技创新 |
66 |
Y2018026 |
太阳能级多晶硅切割废料的回收利用 |
肖庭、鲍雨、王毅博 |
吕国强 |
昆明理工大学 |
科技创新 |
67 |
Y2018029 |
高效去除一次铝硅合金中硅和铁相的装置 |
鲍雨、王毅博、肖庭 |
吕国强 |
昆明理工大学 |
科技创新 |
68 |
Y2018037 |
生物质燃油在冶金行业的应用前景研究 |
徐洪傲、张海培、王慧瑶、聂超群 |
魏永刚 李 博 |
昆明理工大学 |
科技创新 |
69 |
Y2018041 |
氧压低硫酸浓度选择性浸出镍转炉渣的研究 |
张宇、郭牧原、钱昱佟 |
廖亚龙 |
昆明理工大学 |
科技创新 |
70 |
B2018062 |
贵铅真空蒸馏脱铅富集金银原理及流程展示 |
金诗尧、王家昊、董文强、刘明辉 |
蒋文龙 |
昆明理工大学 |
科技创新 |
71 |
B2018063 |
铜冶炼硒渣真空精炼制备纯硒原理及流程展示 |
程明强、高哲、马廷壮 |
蒋文龙 |
昆明理工大学 |
科技创新 |
72 |
Y2018080 |
高炉瓦斯泥磁选回收铁实验研究 |
陈浩林、杨时聪、黄海艺、纪文涛 |
谢克强 |
昆明理工大学 |
科技创新 |
73 |
Y2018089 |
基于稀土资源循环利用的新型材料设计 |
智文科、李大鹏、谷旭鹏、张伟 |
王飞 |
昆明理工大学 |
科技创新 |
74 |
Y2018092 |
一种混合气氛下冷凝金属蒸气的设备 |
王松立、雍波、张伟 |
田 阳 |
昆明理工大学 |
科技创新 |
75 |
Y2018094 |
钢铁企业含锌尘泥清洁高效脱锌新技术 |
罗兴国、孙朴、世仙果、朱应旭 |
郭淑仙 李兴彬 |
昆明理工大学 |
科技创新 |
76 |
Y2018097 |
一种从铁闪锌矿中真空提取金属锌的方法 |
陈思峰、雷浩成 |
邓 勇 |
昆明理工大学 |
科技创新 |
77 |
Y2018098 |
铜熔渣喷吹生物油低碳贫化新技术 |
周世伟、戴广平、张硕垚、曲国瑞 |
魏永刚 |
昆明理工大学 |
科技创新 |
78 |
Y2018101 |
一种基于ECT测量反应物浓度与分布的底吹搅拌反应器 |
杨凯、秦峰、盛雪红、李永奎 |
王 华 李法社 |
昆明理工大学 |
科技创新 |
79 |
Y2018103 |
球形ZnMnO3的合成及其在铝空气电池中电极性能的研究 |
史春阳、史淯升、杨帆 |
俞小花 |
昆明理工大学 |
科技创新 |
80 |
Y2018105 |
一种利用Fe基合金法深度去除工业硅中非金属P的工艺方法 |
邓小聪、魏丽、李圣、王杰 |
魏奎先 |
昆明理工大学 |
科技创新 |
81 |
Y2018109 |
基于生物质液体燃料的冶金炉窑高效雾化燃烧系统 |
倪梓皓、刘作文、陈煜、王文超 |
李法社 王 华 |
昆明理工大学 |
科技创新 |
82 |
B2018046 |
利用冶金废渣硅锰渣生产矿棉方法的研究 |
张小嫚、梁超、浦展维、许德剑 |
张慧书 孙丽娜 |
辽宁科技学院 |
科技创新 |
83 |
B2018017 |
新型扩张器式喂线枪 |
董海东、金彩霞、彭德伟、李继伟 |
黄 妍 张慧书 |
辽宁科技学院 |
科技创新 |
84 |
Y2018087 |
大比例高炉渣制备微晶玻璃 |
刘培军、柳哲、张宝、张恒 |
王艺慈 |
内蒙古科技大学 |
科技创新 |
85 |
Y2018016 |
两步焙烧法制取钼酸铁粉末 |
孙剑、王伟胜、牟其强、曾强 |
朱航宇 |
武汉科技大学 |
科技创新 |
86 |
Y2018019 |
一种绿色节能减排型高炉铁碳复合炉料的制备 |
郑恒、温旭、杨代伟、陈绍鹏 |
徐润生 |
武汉科技大学 |
科技创新 |
87 |
B2018021 |
生产高炉的物料平衡和热平衡系统 |
张永鑫、郭玉玺、蔡俊梁、曾思卿 |
张 伟 |
武汉科技大学 |
科技创新 |
88 |
Y2018071 |
节能型多功能热态强度检测装置 |
唐汇、李静轩、昝日安、陈柏文 |
王 炜 |
武汉科技大学 |
科技创新 |
89 |
B2018050 |
镍铬不锈钢酸洗污泥资源化利用及重金属污染智能评估 |
刘新、朱永嘉、颜晗、张虎 |
徐瑞朝 |
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|
科技创新 |
90 |
B2018022 |
海砂矿与高炉布袋灰协同利用技术研究 |
于惠雯、孙宇秋、秦丹丹、李航 |
邢相栋 |
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|
科技创新 |
91 |
B2018024 |
钙基氧化物冶金生产高强度钢技术 |
朱永嘉、颜晗、刘新、郭驰 |
赵福才 |
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|
科技创新 |
92 |
B2018051 |
一种研究摩擦因子对挤压白铜管工艺影响的热模拟方法 |
张祎丹、刘鑫、周逸、何瑞博 |
乔 柯 蔡 军 |
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|
科技创新 |
93 |
B2018025 |
BOF除尘灰制备高性能低排放民用型煤 |
吴浩、要珂、王昱、张龙 |
施瑞盟 |
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|
科技创新 |
94 |
B2018028 |
钛白水解废酸提取氧化钪 |
刘斯琦、秦宇、李月、向秀银 |
李言栋 |
长江师范学院 |
科技创新 |
95 |
Y2018022 |
锌冶炼除钴渣的回收利用 |
乔晋玺、钱振、林俊宏、史礼学 |
陈爱良 |
中南大学 |
科技创新 |
96 |
B2018052 |
高效、合理、环境友好的“偏钨酸钠制备新技术” |
江俊楠、但宁宁、李仕豪、田昕培 |
张贵清 |
中南大学 |
科技创新 |
97 |
B2018054 |
废旧锂离子电池制备三元正极材料 |
夏佳佳、鲁晓涵、王琛越、黄皓雪 |
杨喜云 |
中南大学 |
科技创新 |
98 |
Y2018075 |
冶金强酸性废水除铬新材料的设计与制备 |
金林锋、贺颖捷、汪鹏、马俊叶 |
柴立元 |
中南大学 |
科技创新 |
99 |
Y2018076 |
低温脱硝催化剂 |
马小鹏、王原、龙佳驹、肖恒 |
何汉兵 |
中南大学 |
科技创新 |
100 |
Y2018082 |
提取高冰镍中有价金属直接制备锂离子电池镍基正极材料 |
席昭 |
王志兴 |
中南大学 |
科技创新 |
101 |
Y2018024 |
高炉渣离心粒化制备膨珠新工艺 |
潘飞飞、贺文超、李雪琴 |
吕学伟 |
重庆大学 |
科技创新 |
102 |
Y2018079 |
钢铁智能制造中厚板组板及板坯设计系统 |
王永周、呼万哲、卢义、林宏宇 |
郑 忠 蒋胜龙 |
重庆大学 |
科技创新 |
103 |
GB-05 |
转炉炼钢仿真实训 |
李铭泰、温庆桦 |
董建宏 |
江西理工大学 |
仿真实训 |
104 |
GB-06 |
转炉炼钢仿真实训 |
王豪、孔维财 |
杨长江 朱道飞 |
昆明理工大学 |
仿真实训 |
105 |
GA-07 |
转炉炼钢仿真实训 |
兰模、赵志 |
张慧书 |
辽宁科技学院 |
仿真实训 |
106 |
GB-02 |
转炉炼钢仿真实训 |
彭博、王亚楠 |
刘海涛 |
河南科技大学 |
仿真实训 |
107 |
GA-05 |
转炉炼钢仿真实训 |
陈清、施洪兵 |
董建宏 |
江西理工大学 |
仿真实训 |
108 |
GA-02 |
转炉炼钢仿真实训 |
师朝阳、凡亚丽 |
汪 宙 |
河南科技大学 |
仿真实训 |
109 |
GA-09 |
转炉炼钢仿真实训 |
焦景阳、张风培 |
贾锐军 |
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|
仿真实训 |
110 |
TA-08 |
铜转炉火法冶炼仿真实训 |
田希军、李兴彪 |
杨长江 翟大成 |
昆明理工大学 |
仿真实训 |
111 |
TA-07 |
铜转炉火法冶炼仿真实训 |
吕江江、张仟怡 |
李兴彬 邓志敢 |
昆明理工大学 |
仿真实训 |
112 |
TA-03 |
铜转炉火法冶炼仿真实训 |
宋长鹤、李延 |
韩立浩 |
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|
仿真实训 |
113 |
TA-11 |
铜转炉火法冶炼仿真实训 |
王笑、刘文琦 |
李 颖 |
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|
仿真实训 |
114 |
TA-12 |
铜转炉火法冶炼仿真实训 |
黄晓涛、周浩 |
高岗强 |
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|
仿真实训 |
优秀组织奖:昆明理工大学、东北大学、中南大学、北京科技大学、重庆大学、安徽工业大学、江西理工大学、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、西安建筑科技大学、武汉科技大学、河南科技大学
单项奖:
会旗会徽设计奖:林艳
星科之星:王超、周延财
金恒博远奖:彭治强、陶玉祥